安徽演藝集團秋季演出季碩果累累
“立足安徽、行銷全國、走向海外”。9月28日至11月28日,安徽演藝集團歷時60天,商業演出231場,文化惠民公益性演出19場,收入420萬元,足跡遍及全國8省40多個市縣及香港地區,愈35萬人次觀看演出,以超出預定目標200%以上的優異成績為安徽演藝集團2010年“金秋徽韻”秋季演出季畫上一個圓滿的句號。安徽演藝集團秋季演出季成功掀起了一輪商演高潮,開創了整體市場運作的一個成功案例,為打造集團演出季品牌積累了寶貴經驗。
整體策劃,立體呈現。
本屆“金秋徽韻”秋季演出季,是繼成功舉辦首屆“演藝之春”大型文藝演出季之后,安徽演藝集團整合旗下院團資源,再次傾力推出的大型系列文藝演出活動。與首屆春季演出季相比,本次秋季演出季更加突出整體化、系統化、全景式展示安徽演藝集團的改革發展成果。通過科學設置“精品展演顯實力、推介營銷闖市場、創新探索促發展、文企聯姻求突破、文化惠民樹形象”五大板塊,以組織優秀?。ü潱┠渴袌鲅莩鰹橹骶€,同時配以組團晉京舉辦優秀?。ü潱┠繝I銷推介會、策劃組建安徽演藝票務系統等活動,使全國的演出商及首都社會各界對安徽演藝集團有了一個全面的了解和全新的認識。
找準市場,科學定位。
本屆演出季各院團針對市場需求,積極發揮自身優勢,有效參與市場競爭,為自己量身定制了深入細致的市場營銷方案。省黃梅戲劇院以省外演出為重點,首站赴湖北黃梅縣 “尋根演出”,在黃梅戲的老家演出了《天仙配》《紅樓夢》《雷雨》3臺經典劇目,5天演出5場,場場爆滿;此后在江蘇、山東、北京、廣東、浙江等省市一路巡演,所到之處,無不受到熱烈歡迎。省話劇院立足省內,結合當前“創先爭優”活動,重點在阜陽、蚌埠、蕪湖、淮南等市巡演原創話劇《魂系小崗》,效果顯著,同時針對省城兒童劇的市場需求,開辟國慶兒童劇場連續演出16場。省歌舞劇院瞄準省內重大節慶市場,成功策劃5臺大型綜藝演出,產生了較大影響,同時組織演出團隊赴香港商演19場,場場引起轟動。新組建的安徽樂團在南京中山陵音樂臺連演6場,首次亮相便引起業界關注。安徽大劇院嘗試策劃商業演出,改變長期依靠出租場地的經營模式,首次獨立承辦《盛中國、瀨田裕子小提琴、鋼琴中外名曲音樂會》,演出效果明顯,單場票房收入5萬元。省徽京劇院采取外請內聯、全員營銷的辦法,創下《天地人心》單場演出票款收入超過20萬元,梨園劇社專場演出票款收入超過6萬元的最高紀錄。
主動出擊,抱團招商。
11月19日,安徽演藝集團率領旗下省黃梅戲劇院、省歌舞劇院、省雜技團、省話劇院、省徽京劇院、安徽樂團、安徽大劇院、省演出總公司等8家單位抱團晉京整體營銷,在國家大劇院隆重舉辦“安徽演藝集團2010年秋季演出季北京營銷推介會”,重點向與會演出商和全國四大演出聯盟推介了黃梅戲《雷雨》《天仙配》《女駙馬》、3D全息黃梅戲《牛郎織女》、話劇《萬世根本》《魂系小崗》、現代京劇《天地人心》、徽韻動漫劇《黑臉大包公》、歌舞音畫《皖風徽韻》、歌舞詩《盛世徽風》、多媒體雜技劇《黃山情緣》以及交響樂、民族管弦樂、安徽花鼓燈一批具有濃郁安徽地域特色的優秀劇(節)目。會上現場簽約787場(次)的演出合同訂單,協議金額達1792萬元。開創了第一個省級演藝集團率先在北京嘗試整體市場運作的先河,在集團與演出商和劇場之間成功搭建了一個相互溝通、交流、推廣、交易的平臺。
集團作戰,合力發展。
安徽演藝集團高度重視本屆演出季,對演出季精心謀劃、統一部署、面向市場,深度運作。所屬各單位各展優勢,抱團取暖,通力合作。安徽大劇院除了自辦商演外,積極為各院團提供演出場所和最佳服務;安徽樂團科學調度,密切配合京劇《天地人心》、黃梅戲《逆火》、《雷雨》演出;各院團精選優秀?。ü潱┠糠e極參與省歌舞劇院領銜組織的5臺大型綜藝活動等。集團內部各單位在演出季中采取良性互動、資源共享、協同運作的做法,實現了1+1>2的整合效應,形成了巨大的向心力和極強的凝聚力。這次演出季原計劃“用60天的時間,推出60場演出,預期創收120萬,10萬人次觀看演出”,結果超額完成演出目標200%以上,充分表明運用演出季這種專業化、常態化的市場運營模式,有利于推動演藝院團參與市場競爭,贏得演出市場。同時,我們也深刻認識到,只要牢固樹立市場意識,徹底轉變觀念,勇于闖、敢于試,加之積極培育,巧妙運作,演藝市場的發展空間將會是非常巨大的。